年輕男性必看!蛋蛋變硬比疼痛更危險的真相
最近門診遇到個案讓醫師超感慨──23歲體育系男生打球時發現「左邊蛋蛋像裝了彈珠」,拖了半年才就醫,結果確診睪丸癌!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,教你怎麼守護「胯下兄弟」。
🚨睪丸癌6大危險信號(洗澡時要特別注意)
- 單側無痛腫脹:像吹氣球慢慢變大,按壓時「硬得像石頭」
- 形狀不規則:原本光滑的蛋蛋出現凹凸不平的邊緣
- 下腹沉重感:總覺得褲襠裡「卡著一顆貢丸」
- 莫名腰痠背痛:癌細胞可能已擴散到後腹腔
- 乳房異常發育:某些睪丸腫瘤會分泌女性荷爾蒙
- 陰囊積水暴增:明明沒撞到卻「整袋腫起來」
🔍醫師親授「摸蛋3步驟」每天花30秒自救
- 溫水沖洗後檢查:陰囊放鬆時最容易摸到異狀
- 食指拇指滾動法:輕輕搓揉兩側睪丸比對大小(正常應像去皮水煮蛋)
- 痛感測試:發炎會刺痛,癌症反而「壓了沒感覺」
💡關於睪丸癌的5個重要知識
- 好發年齡有兩波:15-35歲年輕族群 vs 60歲以上長輩
- 左側比右側常見:統計顯示左側發病率高出2成
- 隱睪症風險高5倍:卡在腹股溝的睪丸最危險
- 自行車不會致癌:但長期壓迫可能影響生育功能
- 保留單側仍可生育:健康睪丸會代償性增大
🏥最新治療方式大公開
- 根除性切除手術:從腹股溝切口取出,避免癌細胞擴散
- 腹膜後淋巴結清掃:針對已轉移的第二期患者
- 低劑量化療:新一代藥物大幅降低不孕風險
- 定期追蹤SOP:術後5年內每3個月抽血驗腫瘤指數
❗️門診常見QA總整理
Q:切除單側會變「太監」嗎?
A:剩餘睪丸會自動補位,荷爾蒙分泌完全正常!
Q:人工睪丸怎麼選?
A:有矽膠與鹽水袋兩種,連陰毛分布都能客製化
Q:保險套能預防嗎?
A:主要與基因有關,但避免HPV病毒感染有幫助
最後提醒大家,睪丸癌是「治癒率超高」的癌症,只要早期發現,五年存活率超過95%!下次洗澡時別忘了「動手檢查」,有異狀快找泌尿科醫師報到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