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療室裡的革命情感:那些病友教會我的事
診間外的溫暖相遇
當醫師宣判「乳癌三期」那天,我整個人像被丟進冷凍庫。原本以為自己會加入病友團體找依靠,但真的確診後反而更封閉,連跟閨蜜都不想多聊。每次回診都像打仗,化療室天花板的花紋我都能背了。
三週一次的「同學會」
化療療程每三週要報到,漸漸發現幾個固定班底。那個穿碎花外套的阿娥姐、總是帶保溫瓶的曉雯妹,我們變成不用約的戰友。雖然每次只能趁等報告時聊個10分鐘,但光聽別人說「這次白血球過關了」就比自己中獎還開心。
白血球衝刺大作戰
要上化療得先過白血球2000大關,為這個我們簡直變成人體實驗家:
- 滴雞精當水喝:早上睜眼先灌一包
- 紅肉火龍果吃到嘴唇發紫
- 藜麥飯取代白飯,煮到全家都怕那個味道
- 隔壁床大姐教的褐藻糖膠,貴桑桑還是咬牙買
最慘是第三次化療被退貨,看著驗血單上白血球2200真的急哭。後來卯起來牛肉湯+雞精+蚵仔粥三管齊下,硬是一週衝到6000,連護理師都說破紀錄!
半夜化療室的嘔吐交響曲
永遠記得那次住健保房,半夜吐到懷疑人生。塑膠袋換了十幾個,喉嚨像被火燒,超怕吵醒其他病人。結果天亮後:
- 26歲的蔓蔓塞給我褐藻錠
- 50歲的美香姐教我按內關穴
- 護理長偷偷多給兩支自費止吐針
這些陌生人給的溫暖,比什麼特效藥都珍貴。
病友教我的抗癌哲學
- 吃比藥重要:高蛋白飲食真的能減輕副作用
- 數字會說話:白血球指數和副作用嚴重度直接相關
- 情報交換站:從營養品到假髮店,診間走廊就是情報中心
- 哭完繼續拼:看別人勇敢自己也不敢軟弱
現在經過化療室都會多看兩眼,這裡有最真實的生命互助會。那些一起數白血球、分享止吐秘方的戰友,教會我生病不是只剩痛苦,還能在醫院裡找到另類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