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健身迷思破解!你被這10個「肌肉肥肉傳說」騙了多久?

健身迷思全破解!10個讓你白練的常見誤區

最近發現好多朋友在健身房拚命舉鐵卻沒效果,原來都是被這些「健身都市傳說」害慘了!特別整理教練最常被問的10大問題,用白話文一次說清楚:


🚩迷思1:重量越重、次數越多越有效?

正解:
動作標準度比重量更重要!新手硬舉大重量最容易受傷,像我有學員太急著加重,結果閃到腰休息兩週反而更划不來。建議從「能控制」的重量開始,感受肌肉發力才是關鍵。


🚩迷思2:想瘦就要完全戒澱粉?

正解:
澱粉就像身體的汽油,完全不吃就像叫車子沒油硬要跑。之前有學妹執行生酮飲食,結果重訓時眼前發黑差點暈倒。建議選擇地瓜、糙米等好澱粉,練前1小時吃效果最好。


🚩迷思3:有氧做爆就能長肌肉?

實測真相:
剛開始跑步確實會長點腿肌,但三個月後就卡關了。想要明顯線條還是得靠「漸進式超負荷」,比如原本空手深蹲,慢慢增加啞鈴重量才能持續刺激肌肉。


🚩迷思4:肌肉不練真的會變肥肉?

科學打臉:
這就像說「不澆水的盆栽會變石頭」一樣荒謬!肌肉和脂肪是不同組織,停練只是肌肉縮小(用進廢退),但若天天喝珍奶吃雞排,脂肪層變厚看起來當然更胖。


🚩迷思5:沒酸痛感就是白練了?

身體反應:
常練的部位本來就不易酸痛,像我的胸肌練兩年後很少痛,但緯度持續增長。建議每4-6週換訓練模式,比如把平板臥推改成上斜板,重新給肌肉新刺激。


🚩迷思6:爆汗等於燃脂效果好?

殘酷現實:
在冷氣房做重訓可能沒流汗,但燃脂效率比夏天戶外跑步更高!關鍵看「心率區間」和「持續時間」,建議穿戴運動手錶監測,保持在最大心率60-70%最有效。


🚩迷思7:喝高蛋白會洗腎?

醫師觀點:
腎功能正常的人每天吃「體重x1.5-2克」蛋白質很安全。就像有人每天吃十顆蛋也沒事,但原本就有泡泡尿或糖尿病的人,就要先諮詢醫師。


🚩迷思8:一定要買乳清蛋白?

省錢攻略:
天然食物完全夠用!雞胸肉、鯖魚、毛豆都是優質蛋白源。我有學員用「超商雞胸+茶葉蛋」組合,三個月體脂降5%也沒喝乳清,重點是每日總量要夠。


🚩迷思9:女生練重訓會變金剛芭比?

激素解密:
女性睪固酮只有男性1/20,要練出粗壯肌肉比登天還難!那些健美小姐都是每天吃6餐+專業訓練+補充品,一般人做重訓只會讓線條更緊實好看。


🚩迷思10:健身可以局部瘦肚?

殘酷真相:
減脂是全身性的!做卷腹只能強化腹肌,但要讓馬甲線浮現,必須先透過有氧或HIIT降低體脂率。就像剝洋蔥要一層層來,沒有速成法寶。


同場加映: 健身效果=70%飲食+30%訓練!最近幫學員設計的「便利商店增肌菜單」大獲好評,想知道的在底下留言告訴我 ➜

分類:運動健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