💰【我的存股轉型之路】從保守到積極的4階段進化
🔍 階段1:新手試水溫(2014-2016)
剛開始存股時跟風買進中鋼(2002),25元入手價看似划算,但其實犯了3個菜鳥錯誤:
- 只看歷史殖利率:當時被4.8%吸引,卻忽略產業趨勢
- 誤解股票股利:0.2元股票股利實際價值會隨股價波動
- 產業敏感度低:沒注意到鋼鐵業景氣循環特性
結果2016年股利只剩0.5元現金,換算殖利率暴跌到2%,比銀行定存還慘!最後在股價回升時果斷出清,學到「景氣循環股不適合長期存股」的寶貴教訓。
📞 階段2:轉戰定存股(2014-2020)
中華電(2412)看似穩健卻暗藏危機:
- 🟢 優勢:官股背景+現金流穩定
- 🔴 隱憂:4G價格戰導致ARPU(每用戶平均收入)連年下滑
-
📉 關鍵數據變化: 年度 現金股利 殖利率 EPS 2014 5.48元 4.86% 5.85 2019 4.23元 4.06% 4.58
2020年股災時發現「抗跌股反而喪失危機入市機會」,趁106元高點轉換到被錯殺的金融股,完成第一次資產大挪移。
🏦 階段3:金融股黃金組合(2018-Now)
打造「官股打底+民營衝刺」的完美配置:
官股雙雄
- 兆豐金(2886):外匯業務龍頭,配息最阿莎力
- 合庫金(5880):房貸業務穩健,逾放比長期<0.3%
民營戰將
- 玉山金(2884):信用卡市佔王,數位轉型最積極
- 避開中信金(2891):雖獲利強但盈餘分配率僅40%
💡 關鍵技巧:「殖利率5%+獲利連3年成長」雙重篩選法,每年3月檢視年報汰弱留強。
🚀 階段4:跨足護國神山(2020-Now)
台積電(2330)存股3大心法:
- 零股定期買:克服股價恐懼症,日均買1股
- 雙指標監控:
- 技術領先度(3奈米量產進度)
- 資本支出(年增30-50%)
- 股災加碼術:2022年Q3本益比<15倍時大舉加倉
📈 績效比較: | 標的類型 | 年化報酬 | 波動度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傳統定存股 | 3-5% | ★ | 退休族 | |
金融股 | 5-7% | ★★ | 中壯族 | |
成長股 | 15%+ | ★★★★ | 年輕族 |
🔑 資產翻倍4大關鍵
- 定期體檢:每年3月檢視持股EPS趨勢
- 危機入市:2020年疫情期間加碼玉山金
- 資金分流:70%核心持股+30%成長股
- 紀律執行:設定「單日漲跌3%不動作」原則
⚠️ 重要提醒:2023年需注意「金融股淨值波動」與「半導體庫存調整」兩大風險,建議每季檢視法說會內容調整比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