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突發胸痛別輕忽!破解氣胸致命危機:高瘦族、老菸槍必看救命指南

看到「氣胸」先別慌!這些關鍵症狀要牢記

最近演藝圈接連傳出氣胸案例,讓大家開始關心這個「會呼吸的痛」。到底什麼是氣胸?簡單來說就是肺破洞漏氣,讓空氣跑到不該去的胸腔空間,把肺葉壓扁像消風的氣球。最可怕的是初期症狀跟心臟病超像,很多人都是痛到冒冷汗才發現大事不妙!

氣胸發作當下會經歷這些事

  • 胸口突然被刺一下:90%患者最先感覺像被刀片劃過,特別是咳嗽或深呼吸時痛到縮起來
  • 呼吸變「短促」:明明沒運動卻像跑完百米,連講完整句話都困難
  • 單邊肩膀也痠痛:別以為只是落枕,可能是塌陷的肺葉在作怪
  • 嘴唇發紫冒冷汗:嚴重缺氧時全身開始不對勁,甚至會意識模糊

藝人顏佑庭就是典型案例,原本以為是心臟出問題,結果檢查發現右肺塌陷三分之一。醫師透露,如果再晚幾小時就醫,可能演變成「張力型氣胸」,連心臟都會被擠壓移位!

高危險群排行榜:這些特徵中了要當心

男生比女生危險6倍!

統計顯示20-40歲瘦高男生最常中招,尤其是身高超過175cm、BMI小於18的「竹竿男」。日本醫生還發現,這類型患者多數有「雞胸」特徵(胸口向前凸起),肺尖部結構天生較脆弱。

老菸槍的隱形炸彈

每天抽半包菸的人,肺泡破裂機率是常人10倍!香菸中的焦油會讓肺組織失去彈性,就像反覆吹氣的老舊氣球,隨時可能「啵」一聲破掉。

復發機率超高

第一次氣胸後如果只做引流沒開刀:

  • 半年內33%會再復發
  • 第二次復發後50%會有第三次
  • 三次以上復發機率飆升到80%

救命三步驟:從預防到治療全攻略

日常保肺這樣做

  1. 呼吸訓練:每天練習「噘嘴呼吸法」強化橫膈膜
  2. 咳嗽要小心:感冒時避免用力乾咳,用手壓住疼痛側再咳
  3. 拒絕極限運動:潛水、高空彈跳這些氣壓變化大的活動能免則免

治療方式比一比

治療方式 適合情況 恢復時間 復發率
觀察休養 首次發作且範圍小 2週 30-50%
胸管引流 肺塌陷超過20% 1-2週 20-30%
微創手術 反覆發作或雙側氣胸 2週 1-3%

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提醒,現在微創手術只要打3個0.5公分小洞,用醫療釘槍把破掉的肺泡補起來,術後幾乎看不到疤痕,籃球員、健身教練等職業都適合。

胸痛當下該怎麼辦?急救SOP圖解

黃金3分鐘判斷法

  1. 立刻坐下減少氧氣消耗
  2. 用手指定位痛點(氣胸多為單側刺痛)
  3. 測試深呼吸是否加劇疼痛
  4. 檢查指甲是否發紫

如果出現「刀割痛+呼吸困難+單側症狀」,別猶豫快打119!救護車上記得保持半坐臥姿勢,千萬別平躺以免加重肺部壓迫。

最後要提醒,氣胸不是年輕人專利!50歲以上患者如果反覆發作,可能要檢查是否潛藏肺癌、肺氣腫等疾病。胸痛無小事,寧可多跑一趟急診,也不要跟自己的肺開玩笑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