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疲勞救星?最新研究發現「這個方法」比吃藥更有效!
最近是不是常常覺得怎麼睡都睡不飽?明明周末補眠到中午,週一上班還是像沒充電的手機一樣全身沒力?小心可能是「慢性疲勞症候群」找上門!英國權威醫學期刊《刺胳針》最新研究帶來好消息,原來只要用對運動方式,就能有效改善這個困擾上班族的現代病。
台灣每5人就有1人中鏢!慢性疲勞症候群警訊
根據衛福部統計,台灣約有20%成年人長期受慢性疲勞困擾,症狀包括:
- 持續半年以上的嚴重疲倦感
- 睡醒後仍覺得沒精神
- 專注力與記憶力下降
- 肌肉關節莫名疼痛
- 喉嚨輕微腫痛
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研究團隊特別針對211名患者進行實驗,發現結合漸進式運動治療的患者,12週後出現這些改變:
- 疲勞指數平均下降4%(滿分100分制)
- 日常活動力提升6%
- 睡眠品質改善幅度達2倍
- 情緒低落狀況減少35%
這樣動才有效!物理治療師私房3招
實驗中的運動組別並非隨便動動就好,研究特別強調必須掌握這些原則:
- 黃金時段:每日上午10點前完成健走
- 強度控制:從每日10分鐘開始,每週增加5分鐘
- 姿勢要領:保持抬頭挺胸,擺臂幅度加大
- 環境選擇:優先選擇公園草地等柔軟地面
物理治療師王大明建議:「很多患者一開始走5分鐘就喘,這時可改用間歇健走法,快走1分鐘後慢走2分鐘,每天做3-5組效果最好。」
醫師警告:這些族群不能亂嘗試!
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振奮,但台北榮總家醫科陳醫師提醒:
- 發燒期間應暫停運動
- 合併自律神經失調者需醫師評估
- 運動後疲勞感持續24小時以上要減量
- 飯後1小時內避免激烈運動
陳醫師分享門診案例:「曾有位患者自行每天跑5公里,結果反而更虛弱。後來改用水中走路配合呼吸訓練,2個月後才逐漸改善。」
營養師加碼推薦:運動前後這樣吃
要讓運動效果加成,台大營養室建議:
- 運動前1小時:半根香蕉+無糖豆漿
- 運動後30分鐘:茶葉蛋+地瓜
- 日常補充:維生素B群+鎂離子
- 避開地雷:油炸食物與含糖飲料
營養師林美芳強調:「慢性疲勞患者常缺輔酶Q10,可多吃鮭魚、沙丁魚等深海魚類,幫助細胞能量代謝。」
下次當你覺得怎麼睡都累時,不妨試試看每天花15分鐘「認真走路」,或許比吃保健食品更有用喔!記得要循序漸進,搭配專業醫療指導才能安全改善~